双融配资 1-2岁,真正用得上的绘本_小宝宝_孩子_学古诗
之前分享过0-1岁的绘本清单双融配资,今天再整理了1-2岁的经典绘本,精简至10本。不要觉得只有十本不够,对于小宝宝来说,精选几本反复阅读胜过泛读100本。
1、《小金鱼逃走了》
翻到烂的一本,来自世界绘本大师五味太郎。
故事很简单,鱼缸里的小金鱼“噗通”跳出去逃走了,它藏在家里的各个角落——窗帘上、花盆里、糖果罐里……通过寻找小金鱼的游戏,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。
每页小金鱼躲藏的地方都不同,娃找到会超有成就感。在找小金鱼的同时,还有助于孩子的认知启蒙,帮助他认颜色、形状和日常物品。
再说一下我的延伸玩法:买个玩具鱼,藏在自己家里让娃找。
2、《好饿的小蛇》
宫西达也大师的作品,也非常有趣。
展开剩余85%故事讲了一条圆头圆脑的小蛇,扭啊扭出门找吃的,看见苹果——“啊呜!咕咚!”吞下去了,结果……它的肚子变成了苹果形状。接着吃香蕉、饭团、菠萝,肚子每次都变成食物的样子。
苹果是圆的、香蕉是弯弯的、饭团是三角的……小蛇吞完食物后鼓起的肚子,能帮助宝宝轻松理解形状变化,比硬教“这是三角形”管用多了。
3、《彩虹色的花》
故事很简单,但后劲蛮大,能帮助孩子构建早期三观。
书中有一朵彩虹色的花,慷慨地把自己的花瓣送给需要帮助的小动物——给小蜥蜴做披风、给小老鼠当扇子、给小鸟做礼物……最后自己枯萎在雪地里。但故事并没有结束,春天来临时,新的生命又开始了。
这种绘本就像一颗糖,外面是绚丽的色彩,咬下去是柔软的内核,是可能记一辈子的,就像我小时候学的课文《七色花》,我至今没忘。
等孩子大一点再读,还可以跟他讨论:“如果花瓣是你,你会分给别人吗?”
4、《抱抱》双融配资
如果只能买一本讲“爱”的绘本,那就是它了。
书中有一只小猩猩在森林里溜达,看到各种动物妈妈和宝宝在抱抱——大象妈妈用鼻子搂着小象、狮子妈妈舔着小狮子、蛇妈妈缠着小蛇……小猩猩越看越委屈,最后憋不住了,大喊一声“抱抱”,猩猩妈妈立刻冲过来,给它一个超大的拥抱。(每次读到这里,我家娃也会张开手臂扑过来)
全篇只有3个词——“抱抱”“妈妈”“宝宝”,很适合低幼宝宝。这本书除了教什么是“爱”,还有助于动物认知+肢体语言启蒙。
5、《小燕子穿花衣》
刻在中国人DNA里的儿歌,绝不能在下一代失传啊。
21首经典童谣配上精美插画,绝对是必备的启蒙读物。1岁低龄娃可以重点唱《小星星》《摇啊摇》这类节奏简单的,配合摇晃、拍手,哄睡效果MAX!
另外,这类绘本无门槛,爷爷奶奶也能参与进来。
6、《幼儿学古诗》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编,专为低领幼儿精选的古诗。
每首诗都简短好记,插画也特别生动,《咏鹅》《静夜思》《春晓》等,朗朗上口,符合孩子的语言能力。
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别强迫他背诵,培养兴趣为主,重在感受韵律和意境。当古诗不是枯燥的背诵任务,而是充满画面感的语言游戏时,也能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。
7、《哈尼兔系列》
这一套可是暗藏育儿心理学,通过有趣的故事教会宝宝生活好习惯,而非直接说教,宝宝接受度特别高。
是一个系列,包含《哈尼兔才不哭》《哈尼兔洗澡啦》《哈尼兔睡觉啦》等分册,用温柔的方式引导孩子,减少抵触心理,针对性解决孩子吃饭难、入睡难、哭闹等问题,简直是新手妈妈救星。
当然了,别指望读一遍娃就乖乖吃饭睡觉……毕竟孩子也小,理解能力有限。耐心多读几遍,效果还是有的(我家娃读过两三遍后,突然自己拿勺子了)
8、《我的情绪小怪兽》
每个家庭必入的情绪认知绘本。
把抽象的情绪变成具体的小怪兽,快乐是黄色、伤心是蓝色、生气是红色……孩子一眼就能看懂。孩子读完会也会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,亲子沟通更轻松。
这本书也有小缺点,立体书嘛,小怪兽的情绪瓶子是可以翻翻、转转的,不是厚卡纸,容易被撕坏。
9、《好饿的毛毛虫》
艾瑞·卡尔爷爷的经典之作,全球畅销50年。我娃从6个月啃书角开始,到现在1岁多还捧手上。
故事简单有趣,充满创意,可以开发出超多玩法。还暗藏超多早教知识点:
①数学启蒙:周一吃1个苹果→周日吃5种食物
②食物认知:健康水果与禁忌零食(巧克力蛋糕、冰淇淋…)
③自然科学:卵→毛毛虫→茧→蝴蝶的生命周期,生动形象
书中的洞洞机关设计满分,那些毛毛虫啃出的“食物隧道”,我家娃的小手指必须每个都抠一遍,哈哈。
10、《幼儿认知标签书》
凯迪克出品,必属精品。
用分类标签的方式教宝宝认识数字、颜色、动物等,让宝宝在摸、抠、翻、拉中快乐认世界,好玩又好学。圆角厚纸板材质,口水浸泡也不烂(别问怎么知道的)
最后想说双融配资,再好的绘本,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,也只是一本普通的图画书而已。不要把读绘本当成任务,最重要的是通过绘本和宝宝建立亲密的关系,享受亲子互动的快乐时光呀~
发布于:重庆市洪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